實驗室造粒機在不同的工藝下,其造粒原理各有特點,以下是一些常見工藝下的造粒原理揭秘:
1.擠壓造粒工藝
原理
物料在壓力作用下通過特定形狀的模具孔被擠出,形成條狀物,隨后通過切斷裝置將其分割成顆粒。在這個過程中,物料受到擠壓力、摩擦力和剪切力等多種力的作用,使其發(fā)生塑性變形并緊密結合在一起。
特點
能夠生產出形狀規(guī)則、大小均勻的顆粒,且顆粒的密度較高,強度較好。適用于多種物料,尤其是熱塑性材料,如塑料、橡膠等。
舉例
在塑料造粒中,將聚合物原料加熱至熔融狀態(tài),然后通過螺桿擠出機的擠壓作用,使熔融物料通過模具孔擠出,形成條狀塑料,再經冷卻、切割后得到塑料顆粒。
2.噴霧干燥造粒工藝
原理
先將物料溶解或分散在溶劑中形成溶液或懸浮液,然后通過噴霧裝置將溶液或懸浮液噴成微小的液滴,在熱空氣或其他干燥介質的作用下,液滴中的溶劑迅速蒸發(fā),從而使物料析出并形成固體顆粒。
特點
可制備出球形度好、粒度分布均勻的顆粒,且顆粒具有良好的流動性和分散性。生產過程相對簡單,易于控制顆粒的大小和形狀。適用于熱敏性物料以及對顆粒形狀和粒度要求較高的場合。
舉例
在陶瓷制備中,將陶瓷原料配制成溶液,通過噴霧干燥造粒機噴成液滴,在高溫熱空氣的作用下,液滴中的水分迅速蒸發(fā),得到陶瓷顆粒。
3.滾動造粒工藝
原理
利用兩個相對旋轉的滾輪對物料進行擠壓和搓揉,使物料在滾輪表面形成一層薄片,隨著滾輪的轉動,薄片逐漸卷曲并包裹住一部分物料,形成顆粒。顆粒的大小和形狀可以通過調整滾輪的間隙、轉速和物料的進料速度等參數來控制。
特點
操作簡單,設備成本較低,能夠連續(xù)生產。適用于粘性較大、不易成型的物料,如污泥、煤粉等。
舉例
在污水處理中,將污泥與適量的添加劑混合后,送入滾動造粒機中,通過滾輪的擠壓和搓揉作用,使污泥形成顆粒狀的污泥肥料。
4.流化床造粒工藝
原理
物料在流化床中與高速氣流充分接觸,形成流化狀態(tài)。在流化過程中,物料顆粒之間相互碰撞、摩擦和團聚,同時,通過噴入粘結劑等手段,使顆粒逐漸長大并形成具有一定強度和形狀的顆粒。
特點
可以在較低的溫度下進行操作,適用于熱敏性物料。能夠生產出粒度分布較窄、球形度較好的顆粒,且生產過程相對溫和,不易破壞物料的性質。
舉例
在制藥行業(yè)中,將藥物粉末置于流化床造粒機中,通入適宜的氣流使粉末流化,同時噴入適量的粘結劑溶液,藥物顆粒在流化狀態(tài)下不斷碰撞、團聚,最終形成符合要求的藥物顆粒。
